文章
  • 文章
搜索
首页 >> 社会服务 >>社会服务 >> 国学润心助戒治 共筑新生归程路——民盟资中总支开展“黄丝带帮教”暨送文化进场所活动
社会服务
更多
详细内容

国学润心助戒治 共筑新生归程路——民盟资中总支开展“黄丝带帮教”暨送文化进场所活动

为深化社会力量参与戒毒人员教育矫治,推动戒治场所文化建设提质增效,5月20日,民盟资中总支联合省内江强戒所共同推进“黄丝带帮教”行动,特邀资中县文广旅游局文化综合行政执法大队副大队长、国学讲师范银芳走进戒治一线,以“以文化人赴明天”为主题,为戒毒人员带来一堂融合国学精髓与地域文化的思想启迪课。

微信图片_20250523170613.jpg

此次活动以省内江强戒所“戒治文化月”为契机,民盟资中总支与内江强戒所携手,创新将传统文化与地域特色融入帮教实践,旨在通过文化浸润激发戒毒人员内在向善动力。活动以“中国传统文化+地域国学特色+个人修养提升+理想信念重塑”为主线,构建起“文化赋能、情感共鸣、信念重塑”的帮教新路径,为戒毒人员从“生理戒断”向“心理新生”跨越提供文化支撑。

微信图片_20250523170607.jpg

讲座以中华传统文化为根脉,围绕“仁、义、礼、智、信”核心道德规范展开。范银芳老师以《论语》“仁者爱人”为引,引导戒毒人员理解“修德向善”的本质,从“爱己”走向“及人”;借《大学》“修身齐家”之道,帮助其重新锚定人生目标,将“自我提升”与“家庭责任”紧密联结;更以《弟子规》“首孝悌、次谨信”的古训,唤醒深藏心底的感恩与责任意识。传统文化的智慧如春风化雨,为戒毒人员的新生之路注入温暖而坚定的精神力量。同时,范银芳老师立足资中本土将文庙“一碑一赋”融入讲座,以《幽兰赋》“荒榛识兰”典故作喻——幽兰因坚韧被识取,戒毒人员需自省断旧习、迎新生。针对“生理戒断”向“心理重塑”跨越需求,讲座结合脸上有笑、眼中有光、心中有爱、灵魂有乐的“四有”新人标准,提出“敬畏生命、感恩社会、悦纳自我”方向,通过典故与案例引导戒毒人员重审亲情、强化规则、提升自我。

文化如水,润物无声;帮教如灯,照亮归途。此次“黄丝带”帮教活动,是民盟资中总支发挥界别优势、参与社会治理的一次积极实践。未来,民盟资中总支将持续深化与省内江强戒所的合作,深挖传统文化与地域资源的帮教价值,构建“社会参与、多元融合”的长效机制,助力戒毒人员在文化滋养中坚定信念、重归正途,让“黄丝带”的温暖底色更亮、覆盖面更广。


技术支持: 秘书网 | 管理登录
seo seo